发布时间:2022-11-22作者来源:朱军山浏览:1981
我是一个电子学的博士,但是既不是大学的教授,也不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而是一个自主创业的企业老板。在二十年的企业经营中,除了思考企业管理,就是花大量的业余时间学习中西方的哲学著作。这种引人入胜的阅读把我带入哲学的殿堂,打开思想之门,逐步实现思想的自由,即独立思考的思想。我经常开玩笑跟朋友夸耀,我有四大自由:财富自由、时间自由、身体自由、思想自由。这四大自由让我成为幸福的人,其中哲学至少直接或间接在其中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我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儿,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大学,后来又考上了研究生,再后来又考上了博士。这种应试教育成就了我,让我在社会上能超越很多人,不用为工作发愁。但是应试教育也让我的知识结构出现了缺陷。作为一个学微电子的学生,几乎没有人文哲学素养。研究生毕业后,没有了应试教育,有时间接触中国古代传统经典,很快把自己的业余时间投入其中,开始走上系统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路。
三十年前的1992年,我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工所,来到了深圳。在这个重经济发展,而普遍认为缺少文化的城市扎下了根。也就在这一年,开始追逐古圣先贤的思想,从四书五经开始学习。当时社会上还没有人提倡国学,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股票,是经济发展,是开放。没有人像现在这样提国学,我步入传统经典的学习完全是自发的。但是一旦接触就像着迷一样喜欢上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春秋》《易经》、《尚书》、《礼记》。这是过去两千多年来,每个读书人在完成小学,即《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诗词格律等等学习后,开始进行学习的书籍,又叫大人之学,简称大学。这大人之学对我这一个高学历的人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于古代每个读书人应有的知识素养几乎没有,完全没有大人之学,心里产生了震动,也有一丝惭愧。正所谓知耻而后勇,马上行动,毫无迟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多么通俗易懂,多么朗朗上口。很快就把《大学》和《中庸》、《论语》、《孟子》学习完,然后也学了《尚书》。这是上古之书,所以叫《尚书》,上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由谁写的也不知道。
四书中《孟子》是用一个叫孟子的人做书名。孟子是大学问家, 据说是孔子弟子的弟子。他发挥了孔子仁政爱民的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理论,可以说是古代所有读书人的骄傲。行走于庙堂之间,对国君的错误指指点点,而国君在他面前竟甘当学生,这些我们在《孟子》“孟子见梁惠王”中可以读到。而同样是圣人,孔子周游列国竟如丧家之犬,日子并不好过,而他的徒孙竟然做到这一步,所以后人说是孔子的学生成就了老师。关于学生成就了孔子的说法,我们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佐证,里面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的名气在孔子死后不久很快就超过他的老师,但是当有人夸奖他的时候,子贡说,我的学问就像我们家的矮矮的篱笆墙,而我老师孔子的学问就像那高高的宫墙,我哪能跟孔子比。我们现在去山东曲阜参观孔庙,远远就可以看到宫门上高高悬挂着“百仞宫墙”匾额,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共花了一年左右,四书就看完了,因为四书之所以叫书,是内容相对简单,五经就没那么容易了。不只是我们现在的人不容易,即使在古代,对读书人来说也不容易,所以汉朝就有五经博士这个头衔,表示这个人通过了国家设立的能够理解五经的考试,既可能是笔试,也可能是面试。五经里面最大的拦路虎是《易经》,特别难懂,三十多年前解读《易经》的书少之又少,我身边几乎找不到读过《易经》的人,所以我是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反复学习,才逐步明白一点,后来通过不同解说的阅读,才初通《易经》。《易经》是一本哲学书,让人时时警醒。吉、凶、悔、吝,皆可变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说一个人终日认真学习工作,自强不息,保持行为的谨慎,自然没有过错。易经有六十四卦,每卦里面又有六爻,古人用这六十四卦去卜吉凶,对行为做一个警醒。比如如果卜到乾卦第一爻,潜龙勿用,就是在告诉我们时机不成熟,暂时潜伏等待时机。同样,第二爻,见龙在田,表示可以有所表现。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必须努力工作,行为端正。第四爻,或跃在渊,可以用力表现,就像鱼从深水中飞跃而出。第五爻,飞龙在天,像天上的龙一样自由挥洒。第六爻,亢龙有悔,人生经过辉煌要开始让位于人。有人把乾卦总结为:自强不息,而把相对应的坤卦总结为: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因此而把校训取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这个原因,要我们法天法地,效法天地,效法天的自强不息,不停地努力,效法地的厚德载物,包容一切。
中华传统经典让我打开了一扇智慧的窗口。除了四书五经,我另一本研读的书就是《道德经》,总共五千个字,曾经反复背诵,一个字不漏,真是字字珠玑,人生的智慧尽在其中。
要比较全面理解中国文化,掌握古人的大人之学,儒释道都要涉猎,缺一不可,才能完整地理解中华文化精华。在释这一块,我重点研读学习了《金刚经》。
《金刚经》跟《道德经》的字数差不多,很短的几千字,基本上概括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佛教本来最初不是宗教而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哲学,通过智慧的指引让人由此岸到达彼岸。它提供一只智慧之舟把人由烦恼不断的俗世此岸,带到了凡脱俗的智慧彼岸。有一套固定的学习方法和流程,要持戒、布施、忍辱、精进、般若、禅定六个步骤(六波罗蜜),而每个步骤又有一套方法和要求,最后达到破除执障,解决思想的大问题。《金刚经》把佛教的空性通过不着相三个字表达出来,让人不要执着于某个具体的名相。凡一切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所执着的所有的名相都是虚无的、不真实的,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对一切不执着,你就可以见到如来佛了,你也就成了佛了,有智慧了。《金刚经》希望破除人们呈现真性的种种障碍,核心在无驻、不着、破我见,我见即是妄想执着,必须破除,否则难以见真性,所谓明心见性。王阳明说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也是这个意思。般若慧力,从内照生,而内照必先静摄。迷妄众生的不外欲、色、识三事,如果能在这三事上不执着,智慧自然呈现。上古所谓端拱垂裳而治,无为无不为。止息妄念,观照真心,智慧自然产生。通过戒、定、慧去克服贪、嗔、痴。普通人如果能坚持按佛法的六波罗蜜,最后让心中若无其事,湛然凝寂,不为外物外事所动,达到不取相,自然会有很高的智慧,做什么都会与众不同。人最困难的就是一切忘不了,不但现在忘不了,还计及将来,还计及死后,活得太累太难,《金刚经》就是让我们空杯,最后离苦得乐。
中国文化的基础建立后,进一步学习西方文化,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萨特、尼采、海德格尔的思想让我魂牵梦绕,如痴如醉。几句口号如天上惊雷,唤醒万物。萨特说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告诉世人,这世界太多人没有活出自我,太多人被名利捆绑,需要被解救,就像他们在挨饿没有吃的,需要粮食去救命一样,太多的人需要拯救,思想文化的拯救,需要存在主义哲学的拯救。尼采说上帝已死,在存在主义这里,没有上帝的许多规矩,一切可以质疑和发问,而不需要预先为我们的思想行为设定规则。海德格尔说要向死而生,告诉人们直面死亡,提前去真实感知死亡,而不是把死亡当作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偶然事件。他对市井万民的日常分析非常细致入微,总结出日常生活的沉沦和被抛状况,通过分析让人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首先在迎合大众和社会,首先耗散在手上的事物中,人生就像一把细沙,没有骨头,没有核心,没有自我,全是别人。我们终生都在闲话、两可的失落自已的状态,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灵魂。别人如何呼唤也唤醒不了,死心塌地地沉沦着生活。海德格尔说人的一生都在还别人的债,了结对别人的亏欠,唯独没有了结对自我的亏欠,需要良知发出呼唤,让我们自己听到自己呼唤,然后感觉亏欠和有罪之后,再去产生畏,然后去关注无家可归的我,失落的我。
我在学习海德格尔著作时,特别关注他对死亡的哲学分析。死是每个人似乎都明白的,但最容易产生不明白的事情。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一个偶然事件,对自己来说,死终会来临,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不必害怕,不必在意。海德格尔说,死是每个人无法剥夺和替代的权利,死亡是一个完整生命必不可少的一步,死也会回收人生的全部。他还说,事实上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在死亡着,一刻也不停。人需要对死亡的直面去产生畏,然后通过畏,再回到当前化中,思考当前该怎么生活,这就是存在哲学[敏感词]口号:向死而生。向死而生让我们提前去面对死亡,然后又反抽回到当下的生活,对生活作选择和取舍。我们失落于常人中,一切的行为,都直接和间接的受常人社会的摆布,本已自我始终没有出来。海德格尔希望通过他的分析去让大家自我唤醒。我通过对他的哲学的学习为过去自己很多与众不同的行为做了背书,更坚定了我人生自我选择的信心。
我虽然没有赶上古代读书人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时代,但是现在仍然有人说读书是[敏感词]贵而最廉价的享受。古代有诗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对我来说,读书是自己内在的精神需求,灵魂需要安定,精神需要滋养,不需要外部的肯定。几十年的读书,没有功利目的的读书成就了我的思想,成就了我的事业,成就了我的人格,也让我始终在享受中,高贵而廉价的享受中,过着与大多数人不同的生活,幸福而轻松,富有而淡定。
免责声明:本文出自原创作者朱军山博士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hahabet甄选及行业观点,只为转载与分享,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深圳市hahabet甄选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