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词,例如持续改善Kaizen、防呆Pokayoka这种古怪的日语发音,都直接被吸收成为英语单词。
这一方面,固然是日本制造的质量过关,另一方面也是过去几十年日本在汽车、家电、相机等大规模产品,也的确给全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过来问一句,为什么中国制造,经常会跟低成本低质量连接在一起?
中国入世二十年,产品横扫全球。如果质量不过关,是不可能实现全球化的。价格低固然是一方面,但如果品质稳定性不达标,再低的价格,也无法被国际市场认可。这意味着,中国制造的品质,一定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今天跟一家在日本股市长盛不衰的全球气动自动化龙头的中国总经理交流,初步得到了一个答案。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质量取胜;第二句话,我们以低成本取胜。在他看来,这家日本品牌全球供给的产品,40%的产能来自中国。有些阀门的90%,都是中国生产。如果质量不行,何以行天下?他觉得Made in China,不比 Made in Japan要差。而且,低成本是一种优势,而不是很多企业羞于说“成本低”。
事实上,一个国家制造的名声,出了产品质量本身,还是跟其他很多因素有关。质量文化,就至关重要。在日本,非常流行一类管理咨询公司。他们的工作,就是“讲好日本制造的故事”。例如日本中部产业连盟,它最早以丰田系出发,很多丰田的供应商如电装、爱信精机等退休的中高层管理者,和质量治理专家,会形成一个顾问班子,一方面帮助中小企业落实质量行动,另一方面大力传播日本品质。
而日本能效协会的人员,则经常泡在企业,做现场跟踪访谈,吸取企业经验,听日本质量故事,然后对外传播。
而类似《工商管理杂志》,则总结出很多企业经验,四处传播。这意味着,日本有一个“质量讲唱团”,唱好日本制造之歌。这些质量顾问,就像战地记者一样,当一线战士在打仗的时候,他们观察、记录并传播着奋斗者的故事。
这意味着,日本制造,包围在一种质量向上冲的氛围。工业文化,与制造业伴行。许多学者有了理论如不良率为零,异常管理,然后就会选择4-5家,观察企业家,如何贯彻到生产活动中。
而中国制造,有三个问题。第一是,把经书念歪了,低成本被偷换概念成为“偷工减料”;第二是质量做好,经验不想让人知道,反而怕提炼;第三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功过,也没有“质量讲唱团”的光顾。
中国制造,在全球化的时候,其实是吃了没有工业文化支撑的大亏。外国人接触的只是中国的产品,而很少有成型的品质理念、印象深刻的故事、发人深思的理念。低成本低质量、劳动者红利,是他们最容易扣上的帽子。因为没有产品之上的故事、理念,能够击中他们的心窝。
以福耀玻璃在美国的工厂为原型所拍摄的《美国工厂》,为什么引起众多关注,是因为中国制造的管理理念,很少以如此触目惊心的方式,展现在美国人面前。价值观冲突先放在一边,能引起对中国制造的深刻反思,就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日本质量文化如果是一部007之类的系列电影,经久不衰,那么美国人作为质量编剧,前赴后继,功不可没。戴明在二战后为日本制造传播了质量理念的种子并长成果树繁盛,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人Womack、Jeff Liker等人,则将这些果子采摘下来,以“精益”理念横扫全球。这些都是日本质量的标志性大树,风光在外。其实,日本产业的地表上,也已经形成了无数精神抖擞的满地野草,质量文化已经彻底被激活。
中国制造正在面临一次全新的升级,正是需要大量质量文化的土壤。中国制造的现场,呼唤更好的工厂编剧。我们的学者、企业家,对于身边优秀的制造故事,熟视无睹。
深入工厂抓理念,我们需要理解制造狂人比亚迪十年前奉行的半自动化背后对于人机合一的深刻洞察,我们需要去理解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提出来的“极限制造”背后对零缺陷的执念,我们需要理解屡屡奉上神奇国民车的上通五菱最近宏光Mini电动车量冠全球背后对倾听用户之声的瞬间放大制造的冲击力。
一个国家的产品要在全球化行走,需要过硬产品和文化理念两条腿支撑。如果不能附加上这些好的故事,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就是跛行者。这是一个国家制造吃亏的总和,每一个企业都是受害者